地下水位、環境雨量溫度監測
系統概述
地下水位監測的目的是掌握地下水動態和有關環境地質問題的基本規律,為了解地下水變化、防治環境地質問題的發生發展提供依據。地下水位測點布置以經濟、適用為原則,在富水位置、地質條件差及鴻溝等處。測點以監測對象等高線具有差異的一條直線進行均勻分布。地下水位監測選用水位計,宜與測斜孔共用,減少現場打孔。
環境監測包括降雨量、環境溫濕度、風速風向等內容。邊坡環境監測是輔助管理人員搜集信息、對潛在的地質災害風險加強戒備的重要手段,通常,降雨量及風速風向監測點布置在邊坡的地勢較高且無遮擋處。
邊坡自動化監測是邊坡安全掌握及其支護結構維護決策系統的支撐條件之一。建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目的在于確定邊坡結構的安全性,監測支護結構的承載能力、運營狀態和耐久性能等,對邊坡穩定性進行有效監控,修正在施工過程中各種影響支護結構的參數誤差對支護結構的影響,確保支護結構運營期間滿足安全要求。
系統特點
1、綜合定位
采用北斗、GPS、GLONASS三系統綜合定位。
2、 數據精準
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定位精度都在1mm以內。
3、毫米級定位
先進的板卡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完美結合。
4、連續監測
不間斷地監測結構狀態,力求獲取的公路邊坡健康信息連續而完整。
5、提高效率
可省去在監測過程中的人工測量,縮短人工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